天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猫书屋 >  逍遥侯 >   第1336章 主考官

大阅兵之后不久,万众瞩目的秋闱随即拉开了帷幕,秋闱的重头戏便是开封府等三京的主考官人选。

如今的强汉朝,延续了大周的三京制度,即北京大名府,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

这三京采取的是直辖体制,其长官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余的诸府。并且,主持这三京州试的主考官,照例由朝廷直接任命。

在大周的时候,这三京的主考官人选,都由政事堂的相公们,集体商议并决定。

只是,李中易非常重视教育考试和选拔人才,所以,就把此事发交内阁、政事堂、六部九卿,以及翰林学士院集体公议。

然而,文臣们最重视的便是科举取士的选拔之权,都想自己作考官或由自己的门生充当考官。

这么一来,李中易扩大商议范围的后果是,这三京的主考官人选,全部难产了。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看似异常团结的文臣集团,在此紧要关头,却以矛盾重重的状态,呈现于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对于州试的主考官,其实抱着没所谓的态度,这也和本朝执行大周的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按照大周的制度,读书人通过了县试之后,就是当期秀才,通过了州试之后,就是当期举人。

然而,和明清时期的秀才和举人享有极大特权不同,本朝的举人如果无法中进士做官,下次还需要参加县试,并再次通过了州试,才有资格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

也就是说,所谓的举人,只要没中进士,就不过是个虚头巴脑的,对读书人的尊称罢了,并无实质性的特权。

举行了这么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李中易即使想要改革,也不会在县试和州试上面做文章,而肯定是在殿试之际。

逻辑其实很清楚,现在就作出重大改革的话,符合李中易的条件人才,其实依然远远不足。

更重要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也钻研了多年的诗词歌赋。李中易如果突然宣布不考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了,就等于是断了广大读书人的上进之路和未来的希望,肯定会出大事的。

内阁中,李琼和折从阮都是武臣出身,原本就对科举之事没啥兴趣,他们俩不约而同的缄口不言。

真正闹矛盾的阁臣,其实是刘金山和孔昆。刘金山的主张,一言以蔽之,不能独重进士科。

孔昆是圣人的苗裔,又是知名的大儒,他自然以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为己任,不遗余力的打压明经、明算、明法、明数等杂科在科举中的地位。

李中易得知了刘金山和孔昆的立场之后,不由暗自叹息不已,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此言果非虚妄!

刘金山出身于小吏,他自然清楚,在小吏之中,其实有很多精通治国理政的人才。

然而,历朝历代,只要走上了正轨之后,都会剥夺小吏参加科举的权利。其结果是,官昏于其上,看不到希望的小吏贪于其下,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每况愈下。

孔昆是著名的大儒,他平生的所学,都集中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之上,朝廷突然不考这些了,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刘、孔之争,涉及到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之争,不可能靠争吵,吵出任何有意义的好结果。

时间一天天的拖了过去,眼看着距离秋闱的时间,仅仅剩下两个月了,实在拖不下去了,孔昆和刘金山只得恭请李中易圣裁。

李中易和文臣集团的关系原本就不近,他的夹袋里,也拿不出合适人选。

“咳,既然你们俩都想让朕说话,那就干脆抽签决定吧。”李中易不想掺合尊儒,还是弱儒的争吵,索性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却极其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意见。

刘金山和孔昆当场傻了眼,朝廷抡才大典的主考官,居然要靠抽签来决定,这消息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被全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淹死么?

直到现在,刘金山和孔昆方才意识到,李中易根本就不能算作是读书人。

别的且不去说它了,单单是李中易主政之后,便停了经筵日讲的制度。原因其实很简单,他虽然读过一段时间的四书五经,经史等学术上的造诣,却是出了名的差劲。

唉,臣闹于下,主昏于上,这是折从阮最直观的感受!

李琼却觉得,抽签的制度,又何尝不是解套的良方呢?反正,李中易是货真价实的马上天子!

李中易出了损招之后,刘金山和孔昆都知道,不能再争吵下去了,否则,真搞出抽签的把戏来,他们还怎么做人?

见刘金山和孔昆都不吵架了,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小样的,接着吵啊,继续往大里吵啊,怎么不吵架了呢?

最终,在李中易的主持之下,采取了别出心裁的做法,即,李中易、刘金山和孔昆,各指定一人充当三京的主考官,总算是解决了巨大的争议。

确定了主考官之后,紧接着就是整个朝廷最大的大事,李中易正式登基称帝的大典。

以李中易的本性,随便选个黄道吉日,召集群臣观礼,然后大吃大喝并大赏赐一番,也就完事了。

然而,新君登基,实在是儒门弟子们,特别看重的政权转移的重头戏。内阁的四位相公,原本是四种不同的路数,如今却都赞同大肆的操办一番。

“内藏库已经快空了,统一战争即将全面展开,我实在是没钱了。”

李中易担心内阁的相公们盯上他的私库,便主动出击,提前打了预防针。

还真让李中易猜对了,内阁的相公们都把主意,打到了钵满盆满的内藏库上。只是,李中易抢先发了话,倒让大家不好意思当面逼迫太甚。

“朕一向崇尚节俭,登基之典,没必要搞得太过于奢华。”李中易说的是真心话,国家刚刚易鼎不久,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确实需要省着点花钱。

“皇上乃天下之主,登基之礼如若过简,恐怕会令化外之国耻笑。”孔昆接着说,“朝廷如今虽然财政不宽裕,拿几百万贯出来的余地,还是有的吧?”

李中易暗暗好笑,内阁的四位相公,都不是理财高手,对于朝廷的花销也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类似花大钱的事情,涉及到开源节流以及拆东补西,只有问三司使黄景胜,才可能知道准确的数字。

PS:求赏保底的月票,赐予司空加油码字的动力。

喜欢逍遥侯请大家收藏:(www.tmshuwu.com)逍遥侯天猫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天猫书屋推荐阅读: 佣兵的战争枭臣八条物语抗日之铁血智将穿越清朝当皇帝懒散初唐明末第一土匪权臣刑名师爷公子风流北雄寒门状元我的大明新帝国庆余年季蝉战长平花豹突击队抗日之铁血兵王权力巅峰秦时之铸剑者天下老胡同诡三国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古代也是套路深一品江山春秋我为王谍海鸳鸯刀娱乐春秋三国:蜀汉最牛二代明朝小侯爷
天猫书屋搜藏榜: 蝶谍鹰扬英格兰山吼水啸亮剑从代管兵工厂开始崛起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我在红楼做好汉春秋战国故事荟我真是皇帝迷失在宋末从兄弟连开始浪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关宁雪三国之开局程远志亮剑世界团长的弟弟大宋之刘备穿越成了宋高宗大唐好少爷原始战记:我成了小野人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三国之无赖兵王赵宋江山赋盛唐大表哥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藏金洞封侯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穿越清朝当皇帝陛下,我能三个月平辽红楼之贾府旁支伐清1646
天猫书屋最新小说: 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朕的异界大明大秦:有子扶苏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儿身夺盛大话:从水浒开始修仙我还是决定成为武则天的走狗来到大唐当地主士兵突击之我是伍六一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洪武盛世我的姐姐很凶猛,倾城绝世!红宝石在行动春秋战国故事荟大秦:开局奉命侍绝美太后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三国之易谋天下战国藤原幕府三国之布武天下让法兰西再次伟大东汉狼骑新唐高宗李治开局帮项羽统一天下异界军火帝国从亮剑开始打卡大秦咸鱼养成,开局绑定少年嬴政从明末开始生存三国:我,董卓从收服貂蝉开始穿唐从被绑票开始